广州紫荆医院的强调说,抽动症是一种病,不是孩子向谁学的,更不是什么“坏习惯”,症状发生是不由自主的。希望家长能够正确认识了解抽动症,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抽动症的症状时,能够及时到医院诊治,避免给孩子身心造成更大伤害。
由于很多家长对该病的认识不够,一些家长把抽动症状视为一种不良习惯,不仅不予治疗反而对病儿进行训斥,甚至打骂,要求病儿改掉这种“不良习惯”,结果病情不但未减轻反而逐渐加重。 另有一些家长只重视病儿一些干咳、轻咳症状,忽视了其它部位的抽动表现,误诊为慢性咽炎或肺部疾患进行治疗。少部分肢体抽动严重的病儿甚至被误诊为癫痫服药治疗。 那么,儿童抽动症能治好吗? 针对这个问题,广州紫荆医院的明确表示,儿童抽动症是可以治好的,但是由于儿童抽动症属于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一种,需要坚持治疗,要选择专业的医院和正确的治疗方法,早发现早治疗,才能早日。 当孩子出现如挤眉弄眼、摇头耸肩、甩手点头、踢腿扭动身体等,某些症状严重的患儿还会伴有喉头作响,不由自主地会发出“哼”、“啊”等声音。应带孩子进行多动症的相关筛查,根据检查结果,来给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或训练。 近几年,抽动症在儿童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,孩子患上此病后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危害,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加重视,可能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十分不利。下面是神经内科李德辉主任对抽动症可能带来的危害的介绍。 抽动症的危害一、继发学习困难 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导致患儿注意力分散。严重抽动使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。有些患儿上课时努力控制抽动或发声,自然难以集中精力听课,学习成绩受到影响,同学、伙伴的歧视或嘲笑使患儿不愿意上学,甚至出现厌学、逃学。 抽动症的危害二、损害认知功能和发育 4~12岁是小儿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,在与他人的交往中,逐渐形成对自我的判断和评价,如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的,是漂亮的还是丑的等等。年龄较小的儿童缺乏独立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,这种自我评价往往来自外界,如同伴、家长、老师等,这些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认知功能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。如果在此阶段经常受到父母的指责、同学的嘲笑、老师的批评,将对儿童心身发展产生巨大伤害,而儿童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,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分,会影响人的一生。抽动症患儿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的心理干预,就难以建立自尊、自信,健全的人格也就难以形成了。 抽动症的危害三、影响适应社会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,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逐渐扩大,会产生一些的情感体验,如荣誉感、责任感等,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地治疗,特别是抽动得不到的控制,会产生自卑感,严重影响他与同学、伙伴的交往,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,出现社会退缩和社交障碍,造成适应社会能力不良。· 广州抽多动症专家